dragon改为loong很重要?其实让别人接受“龙dragon”更重要
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希望纠正长久以来“龙”的翻译错误。这位政协委员主张,中国的龙不是西方的dragon,西方的dragon也不等于中国的龙。他建议将“龙”的英文音译为loong,将dragon的中文音译为“拽根”。
据说这已经是该委员连续第三年在全国两会提案建议此事,新闻见诸媒体之后,研究词汇翻译的我,又想起了10年前的一桩旧案,性质多所类似。
2006年底,大陆有一场关于“龙”的文化论战,当时学界为“龙”的英译争得沸沸扬扬。批评方认为,dragon作为中国龙的英译,实乃善恶不分,指鹿为马,是个严重错误,必须严肃加以导正。他们从“龙”的传统英译“dragon”着手,藉由松动语言学上的“能指”(语言符号)和“所指”(事物观念),希望让dragon这个语言符号与中国龙脱钩,藉此与dragon所代表的负面形象划清界限。
西方传统的dragon是只蛇蜥一体的神话怪物,千百年来象征了邪恶恐怖,与中国人心中象征祥瑞、皇权的龙,有着天渊之别。这条dragon是古英语史诗主角“贝奥武夫”(Beowulf)欲除之而后快的魔兽,也是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St. George)要杀戮的恶煞。现代英文里的dragon也可以用来骂人,指的是凶狠泼辣、令人生畏的“母老虎”。
中文的“龙”与英文的dragon在本义(denotation)上有些接近,指的都是神话传说中类似的巨兽,可是二者的含义(connotation)却判如天壤,大相径庭,中文的“龙”崇高神圣,西方的dragon恐怖邪恶。
当时的批评方积极地为龙另觅英文的新词,坚决要与dragon分道扬镳。因此除了旧式的威妥玛拼音lung、新式的汉语拼音long纳入考虑之外,部分人士还曾构思出一些颇具特色的创新,如loong(音译兼象形,两个o代表龙的两个眼睛)、liong(音译兼联想,闽南语的音译加上狮子lion的联想),希望另起炉灶,给中文的“龙”找全新的英文对应。
2002年美国出版了一本预测新词存活率的通俗学术书,名为《预测新词:它们成功的秘诀》(Predicting New Words: The Secrets of Their Success),作者艾伦‧梅特卡夫(Allan Metcalf)是美国大学的知名英文教授、美国方言学会(American Dialect Society)的秘书长。他观察记录英文词汇60年,依此归纳分析,在书中总结出新词存活的五大定律,分别是:(一)使用频率高,(二)本质低调不招摇,(三)语言社群多元、出现场合多样,(四)词形有变化、语义能引伸,(五)传达的概念历久弥新。作者强调,这五大定律之中最重要的是“本质低调不招摇”,因为低调不招摇,语言用户没有戒心,不会抗拒,新词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留下来。
我们不妨以此为本,检视这些“龙”的新英文。
威妥玛拼音的lung在英文工具书里历史最久,权威的《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和《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简称W3)均有收录,但威妥玛拼音已经式微,且此拼法让人联想到龙等于肺,难以让人接受。汉语拼音的long这个拼法与普通词汇相同,有长长久久之意,不过要这么一个基础词汇增列一条中国龙的新义,恐非易事,有待观察。loong虽也见于英语里与华人有关的专有名词,但oong的组合不符合英文的拼字规律,把两个o诠释为龙的大眼睛,创意十足,但过于牵强。liong也有类似问题,iong的拼法不是英文,把它跟狮子(lion)扯上关系也是穿凿附会。
以上这些“龙”的新英文充满了主观、异质的成分,既招摇又高调,能否成功打进英语世界、让一般的英语人士接受?看来似乎并不乐观。
我们须知,翻译上的努力往往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优美的、正确的、合逻辑的、有创意的,不见得会被大家接受,而且有时越努力推动,造成的反作用力越大。
语言里负面、歧视、贬抑的字眼比比皆是,改变词汇是一条路(如把“龙”的英文从dragon改成loong),但却是一条艰辛之路,因为语言本身有一套机制,人为的操控难以左右。另一条值得尝试的路是,外在的语言符号不动(如保留旧译dragon),让事物观念的内涵产生质变(比如丰富龙的面貌,让英语世界知道中国龙是不同的龙),那么词汇的定义就必须依此修改,如此一样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语言是活的,语义并非固定,它也在流动改变。事实上,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总体国力日渐强盛,西方世界也已逐渐了解到,中国龙是一种皇权、尊贵、吉祥的象征,而不是西方传统中邪恶的代表。
当代英语的权威词典《在线牛津词典》(Oxford Dictionaries Online,简称ODO)在dragon的定义里就说,“欧洲传统的龙通常会喷火,往往代表着混乱与邪恶,而东亚的龙则多半是仁慈宽厚的好龙,代表着多产和富饶,与水和天有关”(In European tradition the dragon is typically fire-breathing and tends to symbolize chaos or evil, whereas in East Asia it is usually a beneficent symbol of fertility, associated with water and the heavens.)。
美国英语的权威词典W3收录了“龙”的音译lung,不过却完全没有解释,而是以“互见”(cross-reference)的方式把读者引到dragon,要读者参照dragon的一个义项。这个义项明白指出,dragon也指“中国神话里的一种超自然生物,仁慈宽厚,与雨水和洪涝有关”(a beneficent supernatural creature in Chinese mythology connected with rain and floods)。
西方传统中的dragon是不好的,是邪恶的化身,但如英美的权威词典ODO和W3所载,dragon也可用来指良善的中国龙。用dragon来翻译中国龙一开始或许是个乌龙,起因是认知不足而错把冯京当马凉,但现在英文基本上已完全接纳了。依此观之,要不要另起炉灶,给“龙”造个dragon以外的新译,似乎已经不是那么绝对了。
常见的词汇中,十之八九都是多义的,是什么意思得看语境而定,dragon也是一样。在语境不清或是需要特别强调时,不妨在dragon之前冠以Chinese,以Chinese dragon(中国龙)的面貌呈现。这个Chinese dragon,也是英文《维基百科》(Wikipedia)对中国龙的答案。
“龙”的英译,经过10年的沈淀,看来还是维持既有的dragon最为稳妥。如果大家仍有疑虑,那就Chinese dragon吧!如何?
(曾泰元,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