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TI成绩查询入口 CATTI考试公告栏 CATTI考试报名入口
公众号:高斋CATTI 公众号:高斋外刊双语精读
《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英译汉一等奖译文评析
文章来源:英语世界 发布时间:2019-04-12 15:10 作者:英语世界 点击:

第九届 “郑州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一等奖译文和评析

英译汉原文

The Whoomper Factor

By Nathan Cobb

【1】As this is being written, snow is falling in the streets of Boston in what weather forecasters like to call “record amounts.” I would guess by looking out the window that we are only a few hours from that magic moment of paralysis, as in Storm Paralyzes Hub. Perhaps we are even due for an Entire Region Engulfed or a Northeast Blanketed, but I will happily settle for mere local disablement. And the more the merrier.

【2】Some people call them blizzards, others nor’easters. My own term is whoompers, and I freely admit looking forward to them as does a baseball fan to April. Usually I am disappointed, however; because tonight’s storm warnings too often turn into tomorrow’s light flurries.

【3】Well, flurries be damned. I want the real thing, complete with Volkswagens turned into drifts along Commonwealth Avenue and the MBTA’s third rail frozen like a hunk of raw meat. A storm does not even begin to qualify as a whoomper unless Logan Airport is shut down for a minimum of six hours.

【4】The point is, whoompers teach us a lesson. Or rather several lessons. For one thing, here are all these city folks who pride themselves on their instinct for survival, and suddenly they cannot bear to venture into the street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f being swallowed up. Virtual prisoners in their own houses is what they are. In northern New England, the natives view nights such as this with casual indifference, but let a whoomper hit Boston and the locals are not only knee deep in snow but also in befuddlement and disarray.

【5】The lesson?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powerful out there than the sacred metropolis. It is not unlike the message we can read into the debacle of the windows falling out of the John Hancock Tower; just when we think we’ve got the upper hand on the elements, we find out we are flies and someone else is holding the swatter. Whoompers keep us in our place.

【6】They also slow us down, which is not a bad thing for urbania these days. Frankly, I’m of the opinion Logan should be closed periodically, snow or not, in tribute to the lurking suspicion that it may not be all that necessary for a man to travel at a speed of 600 miles per hour. In a little while I shall go forth into the streets and I know what I will find. People will actually be walking, and the avenues will be bereft of cars. It will be something like those marvelous photographs of Back Bay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herein the lack of clutter and traffic makes it seem as if someone has selectively airbrushed the scene.

【7】And, of course, there will be the sound of silence tonight. It will be almost deafening. I know city people who have trouble sleeping in the countr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noise, and I suspect this is what bothers many of them about whoompers. Icy sidewalks and even fewer parking spaces we can handle, but please, God, turn up the volume. City folks tend not to believe in anything they can’t hear with their own ears.

【8】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nights such as this are obviously quite pretty, hiding the city’s wounds beneath a clean white dressing. But it is their effect on the way people suddenly treat each other that is most fascinating, coming as it does when city dwellers are depicted as people of the same general variety as those New Yorkers who stood by when Kitty Genovese was murdered back in 1964.

【9】There’s nothing like a good whoomper to get people thinking that everyone walking towards them on the sidewalk might not be a mugger, or that saying hello is not necessarily a sign of perversion. You would think that city people, more than any other, would have a strong sense of being in the same rough seas together, yet it is not until a quasi catastrophe hits that many of them stop being lone sharks.

【10】But enough of this. There’s a whoomper outside tonight, and it requires my presence.

“雪轰”之妙

文/内森·科布

译/姚海涛

【1】 撰写此文时,波士顿街头正大雪纷飞,天气预报员称“雪量刷新纪录”。看着窗外,估计再过几个小时,我们便会迎来那个号称“瘫痪”的神奇时刻,如新闻标题所言:“暴风雪袭来,市中心瘫痪”。我们甚至可能读到这样的标题:“全境覆没”或“雪压东北”。不过,就算仅仅是局部地区陷入瘫痪,我也心满意足。当然,瘫痪范围越广,我便越开心。

【2】 有的人称之为暴风雪,有的人则称之为东北客。我自己的叫法是雪轰。我毫不掩饰对它的期待,就像棒球迷盼着四月份的到来。然而我的希望常常落空,因为晚间的暴雪预警往往变成次日的小雪零星。

【3】 唉,去他的小雪零星。我要的是真家伙,要让大众汽车在联邦大道上打滑,还要让马萨诸塞湾交通局的第三轨道冻成生肉块。除非暴风雪能让洛根将军国际机场关闭至少6个小时,否则它都没资格叫作雪轰。

【4】 关键是,雪轰能给我们一个教训。准确讲,是一些教训。就拿城里人来说,他们一度将其生存本能引以为傲,却突然间连上街都畏缩不前,惟恐被暴雪吞没。这帮人蜷缩于屋内,乃是真正的囚徒。像这种夜晚,新英格兰北的居民早就习以为常;但若波士顿遭到雪轰侵袭,当地人陷入的便不只是齐膝深的冰雪,更是迷惘与混乱。

【5】 教训何在?我们膜拜的大都市,在有些事物面前,也会相形见绌。约翰·汉考克大厦的窗户掉落后,我们从此灾祸中解读到的,也正是这一教训;我们本以为征服了恶劣天气,现在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只苍蝇,外界随时可以把我们拍死。雪轰一来,我们只得乖乖缩回原处。

【6】 我们的生活节奏也被它拖慢。对当下的城里人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说实话,我觉得无论是否下雪,洛根将军国际机场都应该定期停业,这正好呼应某潜在观点,即,出行时速高达600英里(约965公里)其实没那么必要。待会儿我要去街上,我知道会有怎样的一幕。人们肯定在步行,车辆则全无影踪。这景象恰似19世纪后湾的绝妙照片:简洁有序,车马稀少,仿佛有人专门用气笔修改过。

【7】 当然,今晚还会有寂静之声,几近震耳欲聋。我知道城市里有些人因缺乏噪音而难以入睡,大概雪轰对很多人造成的困扰正在于此。上帝啊,路面结冰、车位减少,我们尚可应付;但是,请把音量调大些可好?城里人往往怀疑一切非其亲耳所闻之事。

【8】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如此良夜显然美丽非凡。一席洁净白衣,遮掩了城市的伤痕。回想1964 年,在纽约,基蒂·吉诺维斯被杀时,目击者皆袖手旁观。当今的城市居民,与这些看客相差无几。恰在此时,暴雪瞬间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这正是其最美妙之处。

【9】 雪轰之妙,天下无双:只有它能让人明白迎面而来者不一定都是劫匪,或者,冲人问好不一定就意味着行为反常。你可能觉得城市居民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具“同舟共济”的意识,但其实仅在此类灾祸临头时,他们才会一改“独行鲨鱼”的本性。

【10】 就此搁笔吧。雪轰今晚要登台,它需要我去捧场。

烈雪之威[1]

文/内森·科布

译/丁占罡

【1】 写此文时,雪正飘落在波士顿的大街上,用天气预报员的惯用语来形容,可谓“雪量创了纪录”。我望着窗外,心里琢磨,过不了几个小时,“暴雪瘫痪了市区”[2]中那种魔术般的瘫痪时刻就会到来。或许,我们甚至要迎来一场“吞没全区”或是“覆盖东北”的大雪。不过,我乐见的只是局部瘫痪。而且,瘫痪得越厉害越好。

【2】 有人称这种雪为暴风雪,也有人称之为东北风暴,我自己则把它叫做烈雪。我坦承,我期待着它的到来,就如同棒球迷期待着四月[3]。可我总会失望,因为预警今夜来袭的暴雪往往到了明天就成了骤然降下的小雪。

【3】 哦,该死的小雪!我要的是真货,是让大众汽车在联邦大道沿街堆滞、把波士顿轨道系统的第三轨[4]冻得像生肉块儿似的那种真货。一场暴雪根本算不上烈雪,除非它能让洛根机场[5]关闭至少六个小时。

【4】 关键是,烈雪带给我们一个启示,甚或几个启示。首先,城里人向来以其生存本能而自傲,可突然间他们就不敢冒险到街上去,因为怕被雪吞没。俨然,他们成了困在家里的囚犯。新英格兰北部的人不会在意今天这样的雪夜,可要是一场烈雪席卷波士顿,那么当地人不仅会陷入及膝的雪中,也会陷入迷茫和混乱。

【5】 启示何在?就在于这里面有比神圣的都市更为震撼的东西。它传递的信息恰如约翰• 汉考克大厦[6]的玻璃幕墙突然崩塌而带给我们的思考;就在我们自认为占了上风之时,却发现自己不过是苍蝇,而蝇拍却握在别人手中。烈雪让我们困在原地。

【6】 其次,烈雪还让我们慢下来。对于当下的城市生活而言,这并非坏事。平心而论,不管下雪与否,我都认为洛根机场应定期关闭,以认同这样一种潜伏于心的疑虑:一个人未必那么需要以600 英里的时速出行。一会儿我就要到街上去,我知道我会看到什么。人们肯定是在步行[7],街道上不会有汽车的影子。那情景有几分像那些令人惊叹的19世纪的后湾区照片,没有了喧嚣声和车流,看起来就像是有人用喷笔精心修饰过。

【7】 当然,今夜会伴有寂静之声,那将是近乎死一般的沉寂。我知道,城里人到了乡下会因为缺少了嘈杂声而难以入眠,我想,这正是烈雪让他们许多人感到困扰的地方。人行道会很冰冷,能用的停车位也会少之又少。可是上帝,请调高音量吧!城里人一般是不会相信他们亲耳听不到的东西的。

【8】 还有一点不应忽视。今天这样的雪夜将城市的伤痕遮掩于无瑕的银装之下,无疑是美不胜收的。但最为迷人的,莫过于这样的雪夜会让人们突然改变彼此相待的方式。就在城里人被描述成跟1964年旁观基蒂·吉诺维斯遇害[8]的那些纽约人是一路货色时,这一改变发生了。

【9】 没有什么能像一场酣畅的烈雪一样引发人们来思考:人行道上迎面走来的人不见得每一个都是抢劫犯,打个招呼也不一定就是变态之举。你或许认为,城里人更能强烈地意识到,大家共处同一片汹涌的大海之中,但只有类似的灾难来袭时,他们很多人才不再是独来独往的鲨鱼。

【10】 暂且写到这里吧。今夜的窗外,是一场烈雪。它需要我到场。

译者注

[1] 原语中的whoomper很有可能是作者内森·科布自己创造的词,可作以下两种解读:第一,根据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whoomp亦作whoomph,意为“突发的巨响,低沉的爆裂声”,那么,作者有可能是用whoomper指“伴随着狂风的声音而降落的大雪”;第二,whoomper是whopper的变体,《新英汉词典》把whopper解释为“巨大的东西,庞然大物”,而原文中也有如下表述:Some people call them blizzards, others nor’ easters. My own term is whoompers,据此可以推断,whoomper与blizzard(暴风雪)或nor’ easter(东北风暴)一样,都是指威力无比的强降雪。根据全文语境,尤其是第7、10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期待今夜到来的是一场whoomper(There’s a whoomper outside tonight…),而whoomper来袭的夜晚是寂静的(… there will be the sound of silence tonight. It will be almost deafening.),作者并未刻意描写whoomper本身发出的声音。因此,本译文倾向于上面第二种解释。关于factor,朗曼Active Study Dictionary给出如下释义:any of the forces, conditions, influences, etc., that act with others to bring about a result。综上,并结合文意,可以做出如下判断:作者是希望通过whoomper的巨大影响力来阐明其带给人们的启示,故本译文将标题The Whoomper Factor译作“烈雪之威”。《现代汉语词典》对“烈”的解释为:形容强度、浓度、力量等很大;对“威”的解释是:使人敬畏的气势或使人畏惧的力量。如同whoomper有可能是作者自造词一样,“烈雪”亦为译者自造词。既然汉语中有烈火、烈风等词语,“烈雪”应该不会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

[2] “暴雪瘫痪了市区”:原语为斜体Storm Paralyzes Hub,指的是波士顿当地媒体上的一则新闻。同样,本段下文的“吞没全区”(Entire Region Engulfed)和“覆盖东北”(Northeast Blanketed)也都是新闻标题中的用词。

[3] 四月是每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例行赛季的起始月,比赛从四月一直延续至十月。

[4] 波士顿轨道系统的第三轨(the MBTA’s third rail):原语中的MBTA全称为Massachusetts Ba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马萨诸塞州海湾交通管理局),是大波士顿地区提供巴士、地铁、通勤火车和轮渡等公共运营服务的最大的运输管理部门,在本文指轨道系统。第三轨(third rail),又称输电轨,是沿轨道一侧或在轨道之间铺设的第三条轨道,用以给电动机车提供动力。

[5] 洛根机场(Logan Airport):全称为“爱德华·劳伦斯·洛根国际机场”(General Edward Lawrence Lo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是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机场。

[6] 约翰·汉考克大厦(John Hancock Tower):是波士顿一栋241米高的装有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也是波士顿最高的建筑。大厦以美国革命家、政治家约翰·汉考克(1737—1793)的名字命名。

[7] 原文中的walking 为斜体,起强调作用,故本译文中的“步行”下面加了着重号。﹝编注:条件所限,微信推文以粗体替代着重号﹞

[8] 指1964年3月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一起凶杀案。28岁的基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女士在遭到歹徒暴力侵犯的35分钟内多次呼救,但38名目击者没有一人伸出援手,致使这一不该发生的惨剧变为现实。旁观者的冷漠让该命案成为美国最有名的社会事件之一。

异域地方文化的理解与表达

——第九届“郑州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

英译汉点评

文/韩子满

对于外语文献中所传达的异域文化,国内翻译界历来比较重视,相关讨论一直比较多。是尽量保留这些文化成分,使译文充满异国情调? 还是对这些文化成分加以适当变通与引申,以保证译文的可读性?从近代开始,一直争论不休。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异化与归化讨论的深入,学者们已经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外语文化成分,以促进文化交流,丰富中华文化。这些争论一般都有两个前提,一是译者能够识别并正确理解这些文化成分,二是这些文化成分在原文化中具有全国性的影响,甚至是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文化成分。这两个前提大体上虽然成立,但在现实中也有很多例外,对于翻译初学者来说,更不常见。许多翻译错误,包括一些成名译家译文中的错误,就是因为未能识别原文中的文化成分,简单地按照字面来翻译,闹出翻译笑话。翻译教学中,学生不识文化成分,甚至被“假朋友”所迷惑,更是司空见惯。一些作品中,特别是具有明显乡土特色的作品中,文化成分还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所在国文化中也很难说有多少代表性,至少不见得有全国性的影响,而且在其他作品中并不常见,这也是这些文化成分不被识别的原因之一。因此,识别并正确理解外语文献中的异域地方文化,进而恰当地在译文中传达这些文化成分,是翻译者应该努力掌握的一项技能,翻译初学者应该树立这方面的意识。

本次翻译竞赛的英译汉原文讲述的是美国波士顿地区的雪,以这种特殊的雪为切入点,对当今都市人的生活进行了反思,揭示了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违反常理之处,指出了现代都市人的脆弱,并给出了走出困境的良方。文章描述的是一个地方的天气现象,提到的一些人和事,也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的特点。体现地方文化的主要有第一段中的Hub和entire region、第三段中的third rail和第五段中的the debacle of the windows falling out of the John Hancock Tower。许多参赛译文要么没有识别出这些文化成分,要么理解不准确,或是表达不当。

多数译文都把Hub翻译成了“市中心”或是“暴风雪的中心”,都按照hub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来译,并有所添加,没有意识到这个词其实是美国波士顿的一个绰号。据英文维基百科网站的解释,Hub作为波士顿的绰号,来自一位作家用的一个短语The Hub of the Solar System,后者又逐渐演变为The Hub of the Universe,翻译成汉语就是“太阳系枢纽”或“宇宙枢纽”。考虑到汉语中有“宇宙中心”这一说法,也不妨借用一下,翻译为“宇宙中心”。但由于“宇宙中心”在大陆特指北京的五道口地区,译文需要添加一些解释成分,改为“宇宙中心波士顿”,这样既把原文的意思翻译了出来,译文也很好懂,还保留了原文幽默的特色。“市中心”之类的译法说明参赛译者根本没有意识到Hub是个专有名词,有其特殊含义。当然,出现这种错误也可以理解。原文中Hub这个词出现在一个新闻报道的标题中,按照新闻标题的书写规则,第一个字母应该大写。译者如果功力不够,就难以判断出Hub这个词是专有名词。而且,翻译为“市中心”,逻辑上似乎也说得通。下大雪的时候,市中心的确更容易瘫痪,因为那里人流车流更多,更容易发生混乱。但这么理解的话,与后面几句话之间的逻辑就令人费解。后面斜体部分中region和Northeast,显然分别指波士顿所在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和美国的整个东北地区,前者包括的地理范围比后者要小。按照这种逻辑,Hub应该比region要小,这样三个斜体的新闻标题中出现的地名才会形成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雪不断变大。但从市中心直接到新英格兰地区,这种跳跃过于大,显然不如从波士顿过渡到新英格兰地区来得合理。

对于entire region,有的译文将其译为“整个波士顿”,将region理解成了波士顿这座城市。这种理解显然不对。既然Hub表示波士顿这个城市,region就不可能表示这座城市。即便表示“城市”,也应该是“波士顿地区”,包括波士顿市区及周围地区,而不会仅限于波士顿。还有的译文译成“整个区域”或“全区”,似乎特指某一地区,有一些道理,因为国内的天气预报中也经常使用“全区”之类的说法,来特指某一个地区,读者或观众也都知道指的是哪一个地区。原文中region前没有任何表示地理区域的修饰词,说明原文读者也知道这个region指的是哪里。如此看来,这种译法基本上是说得过去的,但“整个区域”的说法太生硬,不符合汉语习惯,并不可取。更为可取的译法,还是要把region所指的区域表示出来,以便于汉语读者理解。因为前面的Hub表示波士顿这座城市,region应该是比波士顿更大的一个地区。根据波士顿在美国的地位来看,这里的region指的应该是新英格兰地区。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包括六个州,但人们通常把波士顿看作是整个地区的首府,Discover New England这个网站更是把波士顿称作是新英格兰地区的门户城市(gateway city)。这么理解,符合原文自身的逻辑。

多数参赛译文都把third rail译成了“第三条铁路”,将其理解成了波士顿地区的一条铁路,没有意识到这是波士顿地区的一种铁路技术。根据维基百科上相关词条的介绍,波士顿地区的铁路,在两条正常的铁轨之间,还会另外铺设一条铁轨,用来给火车机车供电。在“必应”网站的搜索栏里输入third rail和MBTA,就会看到多条检修这种铁轨的新闻,新闻中还对这种铁轨的作用进行了说明。有些译文译作“第三轨”,比“第三条铁路要好”,但没有说明这种铁轨的作用,读者不好理解。不如翻译为“供电轨”,或是在“第三轨”后加“供电轨”作为解释。结合波士顿地区的交通情况来看,如果表示“铁路”,英语更有可能用line,而不是rail。再者,波士顿地区肯定有多条铁路,原文为什么只说第三条铁路呢?理解为“供电轨”就容易解释了:供电轨结了冰,无法为火车供电,火车自然就无法开动了,就会出现作者所希望的“瘫痪时刻”。

许多译文把the debacle of the windows falling out of the John Hancock Tower中的window翻译成了“窗户”。从字面上看当然没有错,与原文中的windows完全对应。但根据相关资料来看,还是翻译为“玻璃”或“玻璃幕墙”更合适。根据网上的各类资料来看,John Hancock Tower是一座带玻璃幕墙的高楼,是波士顿的地标建筑。www.boston.com网站上有一则新闻提到,2015年,该大厦在建造过程中麻烦不断,其中就包括重达500磅的window不断掉落。但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当时掉落的是窗玻璃(windowpane)。在英语中可以用window代指windowpane,汉语中一般却不能用“窗户”代指“窗玻璃”。如果说窗户掉落,至少包括窗框和玻璃,不大可能仅仅是玻璃。因此,这里翻译为“窗户”,意思可能反而不准确。

第七段中的Kitty Genovese也是一个文化成分,但在美国具有全国性的影响,算不上地方文化。Kitty Genovese是纽约的一个酒吧经理,1964年在其寓所不远处被人捅死,凶案发生当时有多人听到或看到,却无人报警或前去搭救。这一凶杀案轰动全美,后来成为美国心理学教科书中的经典案例,并催生一个术语“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原文所说those New Yorkers who stood by,意思就是说这些人麻木不仁,对他人缺乏热情。多数参赛译文对这个地方处理得比较好,都作了适当的增译,比如译为“冷漠无情地旁观”“站在一旁无动于衷”等。这应该是因为Kitty Genovese明显是个人名,比较好识别,相关资料网上也容易找到。参赛译者都做了功课,理解和表达所以才都没有问题。这也说明,不管是全国性文化成分,还是地方文化成分,容易识别的,对译者构成的挑战就会小一些。那些与普通表达法差异不大的成分,不大好识别的,最有可能成为译者的陷阱。

除了文化成分的识别、理解与表达之外,本次竞赛原文还有一些难点,许多参赛译文都出了问题。问题最多的是标题中的whoomper。这是本文的关键词之一,从文中的描述,特别是第二和第三段的描述来看,whoomper就是blizzard,比一般的storm下的雪还要大。这应该是作者生造的词,多数词典包括在线词典都查不到。Urban Dictionary网站上倒是能查到这个词,但其解释是“To pass gas, to fart, to rip one”,即“放屁”,显然不是原文的意思。估计这个词是从whoomp这个词来的,陆谷孙《英汉大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突发的巨响、低沉的爆裂声”。在whoomp后面加上er,表示能发出这种巨响的东西、能发出低沉轰鸣声的东西。因此,建议翻译为“轰雪”,一方面将拟声翻译出来,另一方面加上“雪”字,使含义更加明显,便于理解,同时“轰雪”也不是汉语中现成的词汇,读者很容易意识到这是一个生造词。有些参赛译文将其译为“烈雪”,也可以接受,虽然没有把拟声翻译出来,但意思不错。有人将其翻译为“暴风雪”,就要差一些了,因为文中这种雪与storm有对比,而storm我们一般都翻译为“暴风雪”。有的人译为“雪啸”,也不错,突出了雪势之大。还有人译为“饕风”,出自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中的“雪虐风饕”,意思准确,还有强烈的文学色彩,与原文整体风格契合,也可以。“呐喊者”“咆哮者”之类的译法也不少,意思不准确,也没有传达出“雪”的意思,就要差得多了。

标题中的factor一词,多数参赛译者也都译错了。“the... factor”是一个词组,《新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是“used to indicate that something specified will have a powerful, though unpredictable, influence on a result or outcome”,也就是“决定性因素”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说,whoomper对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彼此相处之道,作用重大。套用近些年比较时髦的说法,不妨译为“最是那……”,把整个标题译作“最是那轰雪”。许多人直接把factor 译为“因素”或“元素”,读来无趣,意思也很费解。有的人译为“代理人”,错得就更离谱了。许多译文都没有翻译factor,估计是觉得不好译,而且即便不译似乎影响也不大。实际上还是没有识别出这个词组,不知道其含义。

第一段中三个斜体的表达法许多参赛译文也译错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将其译为一般的表达法,既没有加引号,也没有加书名号,说明译者没有意识到这三个表达法应该是新闻标题。英语中斜体的最常见用法就是表示标题名,包括书名、电影名、新闻报道标题等。作者在原文中假设随着大雪不断地下,很快就会有新闻报道以这三个标题发表出来。译文不加书名号或引号,当作普通词汇,读起来会比较突兀。而且,原文既然斜体,译文完全忽视,也不是翻译中的常规做法。还有参赛译者理解错误,翻译为“气象员会说‘暴雪……’”,误以为这三个斜体成分是气象预报员所说的话。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原文中应该用引号,而不是斜体。斜体不能表示直接引用,引号才可以。再者,这三个斜体成分语言都非常简洁,比如省略了冠词,完全符合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气象预报员说话不可能这么简洁。有些译文理解正确,并在译文中添加了“新闻报道”的字样,完全没有问题。但有的译文添加了“电视新闻”,就画蛇添足,反而不准确了。电视新闻要么没有标题,要么标题不这么简洁。

第三段中的drift很多人都译错了,多少令人有些意外。这个词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作动词用时,其意思是因为水流或气流而漂移,作名词用时,或者指漂移的动作,或者是被风吹到一起的堆积物。很多人把这个词翻译为“打滑”,将其理解成了动词,没有注意到这个词出现在turned into之后,而且还加了s,只可能是名词。

第五段中的the sacred metropolis多数参赛者也都译错了,译为“神圣的大都会”之类的说法,没有意识到定冠词the,不知道这种说法在这里特指波士顿。改为“这座神圣的大都会”就可以了。英译汉时忽略定冠词,汉译英时不会使用定冠词,这是翻译初学者比较常见的毛病。原文还有一些表达法比较自然好懂,但却难以用汉语表达的地方。比如第六段中的“in tribute to the lurking suspicion that...”,有的人译为“这是对人类自我反思的一种致敬”,读起来非常生硬。in tribute to的意思确实是“向……表示敬意”,但这里to 后面并不是人,而在汉语中一般只对人表示敬意。原文说自己有一种看法,而这种看法是为了向the lurking suspicion 致敬,意思其实是说,有这种想法是为了证实这种suspicion。这里不妨将这种逻辑转变为因果关系,将in tribute to翻译为“因为”,译文显得更自然。

整体来看,原文从“雪”入手,拓展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和相处之道,由小及大,从平常处见哲理。用词整体上比较平实,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除了本文分析的几处地方文化成分以外,一些表达法比较委婉,很有文学色彩。要想真正理解原文,并恰当地表达出来,做到既准确又有原文那种味道,并不容易。两份一等奖译文整体质量都不错,在理解和表达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尽管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比如把drifts 翻译为“打滑”,把Hub 翻译为“市区”等。

总之,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树立文化意识,尽量掌握文化常识,既重视全国性的文化,也重视地方性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熟悉对象国的国情,翻译起来才能少犯错误。

汉译英原文

佛像前的沉吟(节选)

文/二月河

【1】 打开中国的历史去看,有件很有意思的事,佛教似乎总在与诗歌相伴。也不知谁先谁后,抑或是先后辉映,两家差不多是彼兴我兴,彼衰我衰。汉如此,唐如斯,元、明、清也“庶乎是矣”。

【2】 世界上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形成宗教的国家总是留不住宗教。创教的圣人们不是被本国的乡亲们赶得走投无路,就是到处碰壁,弄得头破血流。释迦牟尼待遇似乎好一点,但他创的佛教,印度人却没留住,跑到了中国。

【3】 有人说少林寺出名,是因为《少林寺》这个电影,一炮走红了。这个话也对,也不完全对。我以为,少林寺兴旺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本身原本就拥有的文化内涵。

【4】 使少林名声大噪的,并不是它的“禅”,是少林和尚的“拳”。到少林的人多数是看那几个练拳练出来的坑儿,书痴才会在立雪亭前发呆。但是,那拳头是太硬了,太有劲了。史有明载图有丹青作证,十三棍僧救唐王。有这擎天保驾的功劳,佛教得到了中央政权力助,自然更加熏灼炙人。回想,玄奘取经原本是偷偷去的印度,回来却受到政府盛大的欢迎。本来,大臣中灭佛反对佞佛的势力也很大的,但随形势转换,可以看到二者的结合愈来愈密切,一方面说,可以看到唐政府自身的文化品位与度量。两个文化稍有梗介到密弥相友,其间多少磨合,终于是握起手来了。

【5】 这样的握手,造出无数宏大奇伟的寺院丛林,蔚为万千气象,也许是冥冥中上苍有这样的安排,文化的另一支,伟大的、瑰丽无双的唐诗也应时而生。

【6】 我喜爱这样迷人的文化。Meditation Before

the Image of Buddha

(Excerpt)

By Eryue He

Trans. by Wang Xiao(王骁)

【1】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ice that in Chinese history Buddhism seems always concomitant with poetry. The order of their appearance is nowhere to know, or they both shine, adding radiance to each other. It appears that they share the same trend of vicissitudes, such as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which is “almost the case” also 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 Another interesting thing in the world is that the country where religions come into being always loses them. Those saint founders of religions are either driven desperate by their countrymen or rebuffed everywhere, with their head broken and bleeding. Sakyamuni,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seems to have received a better treatment. But Buddhism prospers after its introduction to China while losing its vitality in its home India.

【3】 It is said that the Shaolin Temple explodes in popularity because of the film The Shaolin Temple[1]. It is true, but not exactly true, for I think tha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of the Temple’s prosperity lies in its inherently cultural implications.

【4】 It is from the monk’s “fist” rather than its “Zen” that the Shaolin Temple gains considerable fame. Most people visit the Temple to see the several pits punched by fists which are so hard and so strong in hitting[2], while only nerds would lose themselves before Standing in Snow Pavil-ion[3]. It is proved by historical recordings and paintings that 13 Kungfu monks have saved Li Shimin, Prince of Tang[4]. With such great achievements, Buddhism naturally received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us became more prestigious. In retrospect, Xuanzang[5] stole into India but returned with the government’s grand welcome. At first, the power among courtiers for ruining Buddhism and opposing Buddhism-flattery was of great influence. But as the situation changed, we see a closer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official and Buddhism and thus perceive the cultural tastes and openness of the Tang government. The two cultures finally shake hands with each other after so many adjustments, becoming cooperative friends by dispelling original slight enmity.

【5】 Such handshake establishes numerous grand and amazing temples, creating a magnificent spectacle. Maybe as arranged by heaven, the great and unparalleledly beautiful Tang poetry, another branch of Chinese culture, emerged at the proper moment.

【6】 I love such fascinating culture.

Notes

[1] It is a 1982 Chinese martial arts film directed by Chang Hsin Yen and starring Jet Li. Based on the Shaolin Temple in China and depicting Shaolin Kungfu, the film became popular throughout China.

[2] It is said that Kungfu monks practice Kungfu by punching the wall at that time.

[3] Also known as Bodhidharma Bower, it is a Ming building in memory of Huike’s legendary standing in snow for pleading Bodhidharma as his teacher.

[4] A legend recording the 13 Kungfu monks’ salvation of Li Shimin (598-649), Prince of Qin, later known as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dynasty. He is here mistaken for Prince of Tang.

[5] Xuanzang (602-664) was a Chinese Buddhist monk, scholar, traveler, and translator who travelled to India in the seventh century in search of sacred books of Buddhism.

地方文化的国际表达

——第九届“郑州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

汉译英点评

◆ ◆ ◆ ◆

文/韩子满

关于中国文化外译,当前学者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不过,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学者们大多采用了一种全局性的眼光,关注的都是全国性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作品,对于独具地方色彩的文化如何外译,关注得并不多,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文化受到的关注更要少一些。这种现象当然有其合理性,毕竟全国性的文化现象或作品最有代表性,最有利于在海外构建鲜明的中国文化形象。但长远来看,中国文化形象要想更丰满,更真实,更有吸引力,就必须发掘、外译大量的地方文化现象和作品。目前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中西部地方文化在文化外译实践和研究中受到冷落,又有其不合理的一面。我们有必要在继续关注全国性文化现象的同时,积极探讨地方文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文化外译的问题,从而形成中国文化外译的立体图卷。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选定本次翻译大赛的竞赛原文时,特意将重点放在了具有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散文作品上。汉译英原文《佛像前的沉吟》节选自知名河南作家、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二月河的同名散文,收录于二月河一本同名散文集里,是二月河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在文中通过佛教与诗歌相生相伴这一现象抒发了对中国文化,特别是盛唐文化的赞叹。节选的原文中,两个主要文化现象都与河南密切相关,是不折不扣的中原文化元素。一是三、四两段反复提到的少林寺,包括与之相关的“十三棍僧救唐王”这样的典故;二是第四段中提到的玄奘。玄奘是佛经翻译史上的重要人物,理所当然是全国性的文化现象,但其出生地和成长地均在河南,和白马寺一样,都代表了中原文化在佛经翻译史、佛教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于这两个文化现象的翻译,参赛译文或多或少都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少林寺相关文化元素的翻译,问题更多。

与少林寺相关的文化元素首先是“拳”和“禅”。这里的“拳”加了引号,说明其所指并非拳头,而是一种武术,确切地说是一种“拳法”。有些参赛译文简单地将“少林和尚的‘拳’”翻译为fists of Shaolin monks,意思明显错了,似乎少林和尚生理上有什么特殊之处,导致其拳头异于常人。有些参赛译文将其译为Shaolin monks’ boxing,将“拳”理解为“拳击”,符合“拳”字在汉语中的另外一种常用义。“拳”字表示某些武术流派时,可以看作是“拳法”的简称,比如“长拳”“咏春拳”等。虽然有不少武术类书籍将这一用法的“拳”字都译为boxing,但严格说来,这么译也不准确。作为源自西方的一种体育,boxing严格禁止使用拳头之外的身体部位发动进攻,这在中国的各类拳法中都是不存在的。无论是长拳,还是咏春拳,都有腿上动作。当然,既然叫作“拳”,此类拳法主要利用拳头,总体上与boxing比较接近,而且这种套用西方体育的格义式译法,有助于西方读者理解,便于传播。但同一段中又出现了“十三棍僧”,这些人的进攻手段显然不是拳头,他们使用的其实不是“拳”,而是“棍”,与boxing完全不同。因此,如果把第四段前面的“拳”翻译为boxing,译文就会前后脱节。其实,“拳”字在汉语中还有一种意思,那就是作为武术的代称,指代各类武术。比如日常口语中我们会说某某人“练拳”,意思就是那个人练习武术;说某人“会拳”,意思也是那个人会武术。历史上义和团也叫义和拳,就是因为义和团成员多数习武,并不是因为这些人只练习各种拳法。如此看来,“拳”字还不如译为Kung Fu,既符合原文的意思,译文前后又不会脱节,因为“棍法”也是武术的一种。有些参赛译文把“拳”翻译为Martial Arts,思路完全正确,意思也大致准确,但这种说法在英语世界不如Kung Fu流行,一般读者未必能懂。而且这种说法可以指各种搏击类体育,比如跆拳道、空手道等,都可算作Martial Arts,而Kung Fu则专指中国武术,在西方也更为人所熟悉。

“禅”的翻译原本应该很简单,直接译为Zen就可以了。这个源自日语的英语词,与少林寺的“禅”就是一个意思。一般人只知道少林寺是武学圣地,却不知道在佛教的禅宗里,少林寺地位很高,是禅宗的发祥地,流传到南方地区和日本的“禅”,其源头都在少林寺。有些参赛译文直接使用拼音,译为Chan,很荒谬。还有些参赛译文用了zen,首字母没有大写,同样不准确。Zen作为专有名词,字母z必须大写。

另一个与少林寺相关的文化意象是“立雪亭”。这是少林寺中的一个建筑,是僧人们日常作佛事的场所,相传是当年禅宗二祖慧可站立在雪地里,向禅宗祖师达摩求法的地方。其命名看似完全根据自身的典故,实则肯定受到了“程门立雪”这一同样源自河南的典故的影响,用来形容慧可求法的虔诚以及对达摩祖师的尊敬。参赛译文的问题大致有三类。一是引申不当,意思不准确。有些译文将其译为Reading Pavilion,似乎该亭是和尚们用来读书或念经的地方,与“书痴”一词倒是呼应,但与该亭的实际作用并不相符。“程门立雪”说的虽然是读书人拜师的故事,但“立雪”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是读书。二是采用音译法,添加注释,但音译和注释都错误。有参赛译文将其译为“Li Xueting (a place for contemplation)”,将“亭”字也音译,显然不恰当。“亭”是类属词,并非专有名词,无须音译。括号中的注释将亭子的作用解释为“沉思的地方”,与“禅”呼应,有一定合理性,但同样与该亭的实际用途不符。而且“禅”对应的英语表达是meditation,contemplation没有完全表达出“禅”的含义。三是采用音译法,但书写方式不正确。有的参赛译文用了Li Xue Pavilion这种译法,把“立”和“雪”分开来音译,不符合专有名词音译规范。通常来说,除了汉语姓名外,汉语的专有名词都当作一个词来翻译,比如“洛阳市”,就应该音译为Luoyang City,而不是Luo Yang City。可取的翻译应该是符合规范的音译,译为Lixue Pavilion。亭子背后的典故可以忽略不译,毕竟这不是关键信息。当然,在Lixue后面加个括号,注明“literally ‘standing in the snow’, meaning ‘paying tribute to and utmost respect for a master while imploring to be his/her student’”,会更好。

与少林寺相关的文化意象“十三棍僧救唐王”最难翻译。首先译者需要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以便确定“救”字的翻译。许多参赛译文都用了saved the life of Li Shimin in a battle之类的说法,可能是为了译文更加生动具体,添加了in a battle。但这只是想当然的理解。这个故事在少林寺内的一座碑刻上有专门的记载,也有专门的书籍。根据记载,少林寺的十三棍僧是把李世民从监狱里救出来,而不是战斗中,in a battle并不准确,也是画蛇添足,直接译为saved Li Shimin’s life即可。“棍僧”的“棍”字也很难译。有的参赛译文用了iron bar这个说法,即“铁棍”。这种译法似乎也有道理。一些评书故事中,许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使用铁棍。比如《隋唐演义》中的好汉雄阔海就以善使一条大铁棍名震天下,而且雄阔海和“十三棍僧救唐王”恰好是同一个时代。但这种理解完全错误。少林寺和尚使用的肯定是木棍。有关这一故事的碑刻和书籍对于棍僧所用棍子的材质并没有说明,但少林武术的棍法对于棍子的材质却有明确的要求。有专门的网站就指出,少林棍法使用的是白蜡木杆棍,原因是这种棍“纤维密度稠,它的弹性啊,韧性啊,防震性能都超级厉害,整个杆子洁白如玉,有硬度,有韧性,在干燥的地方不开裂,在潮湿的地方不变形”。再者,铁棍的韧性肯定比较差,使用起来难以施展少林棍法中的一些技巧。《隋唐演义》中渲染好汉们使用铁棍,意在突出这些人力大无穷,而少林棍僧的主要特点肯定不是力气有多大。还有的参赛译文将“棍”译为club,比iron bar要好一些。韦氏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a heavy usually tapering staff especially of wood wielded as a weapon”,符合少林棍的两个特点:木质、武器。但这种武器一头是尖的,这与少林棍在形状上有明显区别。还有的参赛译文将“棍”译为stick,也说得过去。这个词涵盖范围最广,各种棍子形状的物体都包括在内,少林棍无论材质和形状如何,自然都是stick。还有的参赛译文将“棍”译为cudgel,也可以接受。《新牛津英语词典》对cudgel的解释是“a short, thick stick used as a weapon”,这种棍子通常也由木头制成,在用途和材质上和少林棍一致,但这种棍子比较短,往往一头粗大或带有钉刺等,以增强打击效果,形状迥异于少林棍。不过,许多有关中国武术棍法的介绍都用了这个词,对中国武术有兴趣的西方读者对这个词已经比较熟悉,这么译也不至于引起太大的误解。

与“玄奘”相关的翻译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把这个名字当作普通汉语人名,将其音译为Xuan Zang,拼写不符合现行规范。虽然和尚的法号相当于普通人的姓名,理论上也可以按照普通姓名来翻译,但僧人的法号和普通的姓名还是有所不同的。多数僧人的法号只相当于普通人的名,其姓“释”通常是省略的。比如“法海”“海灯”这些法号,其全名应该是“释法海”“释海灯”,因此即便当作普通人名进行音译,“玄奘”也不应该是Xuan Zang(似乎“玄”是姓,“奘”是名),而应该译作Xuanzang,这也是国际学术界通行的译法。有的参赛译文采用了以前威妥玛式写法,译为Hsuan-tsang,也没有问题。二是直接翻译,没有添加任何解释成分,英语读者未必理解。虽然玄奘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地位很高,在西方学术界也有一定知名度,加拿大学者撰写的《历史上译者》(Translators Through History)中就有专门的章节讨论玄奘的翻译,玄奘的名字在英语中也有通行的写法,但一般的西方读者,包括历史或翻译学科之外的学者,恐怕还是不知道玄奘是什么人,不理解作者此处为什么要提到这个人,因此不妨在Xuanzang这个名字之前加上the Great monk and translator 之类的解释成分。

另外一个与河南文化相关的因素就是作者名的翻译。“二月河”是个笔名,按照现在通行的规范音译为Eryue He即可。有些参赛译文译成Er Yuehe,显然不对。虽然“二月河”和“鲁迅”不同,看起来不像是一般的姓名,但对其切分也应该符合汉语习惯,符合其原义。这个笔名应该切分为“二月”和“河”,切分为“二”和“月河”显然不对。还有的参赛译文译成February River,采取意译的方法,意思没错,但不符合汉语笔名英译的习惯,也没有注意到“二月河”在英语中的通行译名。汉语笔名通常按照汉语姓名来译,比如“鲁迅”就翻译为Lu Xun,“二月河”虽然明显不是普通的姓名,但也不一定要意译,这个笔名在英语世界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译名,那就是Eryue He。还有的参赛译文翻译为Ling Jiefang,还原成了二月河的原名,也没有必要,不符合笔名翻译的常规。

除了河南地方文化因素外,有几个地方也特别需要关注。

一是标题里的“沉吟”。《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总之有说的成分,显然不是这里的意思。作者参观佛像,再有感慨,也不大可能当场说出声来。“沉吟”其实是“沉思”“思考”的意思,因此这里翻译为reflections、pondering、musing 之类的说法都可以,但murmuring或muttering之类的说法就不合适了。

对于第一段中的“打开中国的历史”,也有不少参赛译文出错。这种说法其实是“打开任何一本中国历史方面的书”之意,意指后面所说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中很常见。有的参赛译者将其译为looking back on Chinese history,似乎作者坐在那里,认真反思中国历史,经过深入思考才得出后面的认识,这与原文意思不符合。这里直接翻译为read a Chinese history book就可以了,read也可以换为open,总之能体现出轻松随意就可以,但read要好一些。

“也不知……彼衰我衰”也有许多人译错。这其实是两句话,从“两家”开始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句子,可以翻译为两个英语句子,也可以用or之类的连词连接,形成两个并列句。有的参赛译文机械地照搬汉语标点,且没有使用or,语法有问题。“也不知”就是无人知道的意思,翻译为no one knows就可以了。“谁先”和“谁后”同义反复,无须全部译出,只译“谁先”就够了。“辉映”显然是个比喻说法,意思是繁盛、兴旺,机械地译为shine或highlight,意思不明确。“先后辉映”的意思是二者历史上都很繁盛,但繁盛的时间可能不一致,一些参赛译者把“先后”译为successively,即“连续”,意思也不对,不如译为prosper one after another。“彼兴我兴,彼衰我衰”,与前面的“先后”相对,就是二者同时兴衰的意思,不妨译为:They have flourished together, and so have they declined. 也可以采用合译的办法,把两个分句译为share ebbs and flows / ups and downs。

第三段中的“文化内涵”也不太好译,很多参赛译文都用了cultural connotation 或cultural content的说法。“内涵”这个词在汉语中意思非常含混,这里其实就是“传统”的意思,不如译为tradition。

第四段中“可以看到二者的结合愈来愈密切”中的“二者”也是一个翻译难点。对于这种代指,一般需要从前面的句子中寻找线索,确定其具体所指。但这句话前面的几句话并没有明确提到可并列或形成对比的两种东西,只有本段开头把“禅”和“拳”作了对比。有的参赛译文估计正因为如此才把“二者”译成了Zen and Kung Fu。但这句前面一句说的是大臣对于佛教的态度,再前面一句说的是玄奘,与“拳”都没有关系。这么翻译,逻辑上比较突兀。我们不妨从后面的句子来推断。后面一句提到了“唐政府”,说不定二者包括“政府”,而且前面一句中的“大臣”,也代表政府。该句中同时出现了“大臣”和“佛”,所以“二者”更有可能指政府和佛教,不妨翻译为Buddhism and the government。当然,也可以保持模糊,简单地译为the two。译文会比较含混,但原文如此,也说得过去。

参赛译文当然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原文中一些文言表达法,如“庶乎是矣”等,多数参赛译者都理解正确,且英语表达自然流畅,限于篇幅,就不点评了。

地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国文化外译实践和研究不应该忽视地方文化。本次比赛是我们的一次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参赛译文有一些问题,但整体上质量还是不错的。我们有理由对地方文化外译保持乐观。

取自英语世界

01电话 | 19909236459

微信:zhulili9966
QQ:1936295050